美的置业董事会主席:今年将积极捕捉投资机会聚焦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
分类: 最新资讯
编辑 : 大宝123
发布 : 03-27
阅读 :217
在3月27日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,已经在美的置业(03990.HK)工作接近20年的地产老人郝恒乐也不禁感慨,2022年“公司财报还是正面的盈利,很不容易”。美的置业董事会主席郝恒乐当日在会上表示,已经看到市场的信心有所恢复。他研判消费升级仍然是房地产行业的主流,“今年会积极动态的研究优质的土地,积极的捕捉一些投资的机会”。销售均价逆市上扬2022年,美的置业营业收入736亿元,同比2021年基本持平;核心净利润39亿元,同比下降29%。进一步剔除投资物业的公平值变动等因素,公司拥有人应占核心净利润约20亿元,同比下降49.5%。美的置业形容,2022年房地产行业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,行业进入“剩者为王”时代。在这个“剩者为王”,房企普遍通过降价出清寻求资金周转的时代,美的置业去年销售均价的逆市上扬成为一大业绩亮点。2022年,美的置业合同销售总额792亿元,其中,深耕经济区销售占比65%。2022年全年回款率达83%。2022年全年保交付套数8万多套,2023年预计交付10万套以上。公司销售均价不降反升,当年销售均价1.25万元/㎡,提高了8%,印证了美的置业在8月中期业绩发布会上,“绝不大规模甩货”的表态。美的置业“不甩货”的底气,建立在以流动性安全为前提的销售铺排上。首席财务官林戈介绍,美的置业坚持流动性安全为准则,做24个月资金流动性安全的基础保障上,合理的铺排销售,“保证了我们的产销平衡,保证了我们的量价平衡”。价格体系的稳定,后续应仍会是美的置业的核心坚持。郝恒乐表示,公司将产品驱动价格作为新模式转型的方向之一,公司将保证高品质的交付,并且通过智能化功能的配置来实现销售的溢价和流量的增加。“房地产市场需求结构深度变化,消费升级,美好生活向往是主流。消费者对品质,对材料、工艺、功能是高度敏感的,甚至有些情况下比价格还要敏感”。聚焦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截至报告期末,美的置业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下降20BP至4.62%。新增债务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为4.52%,同比下降11BP。具体来看,截止到2022年末,公司有息负债485亿元,同比下降14%;其中,银行借款和债券融资合计占比86%,同比上升6%。林戈介绍,达成这一成果的背后,是公司的信用稳固:三条红线全部跨入了绿档,主体信用获中诚信评级及联合评级评级为AAA。融资渠道丰富:2022年获批150亿元中票额度,以及1527亿元银行授信。目前,美的置业尚有未动用的银行授信额度1080亿元,持有现金总量264亿元。林戈强调,2023年公司还债压力较小,公司目前无美元债,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为137亿元,2023年到期公司债券共6笔合计51.44亿元,其中已清偿20.04亿元。除了融资结构,美的置业2022年还在着力优化土地持仓结构。2022年,美的置业新增权益货值二线及以上占比94%,长三角和大湾区占比合计50%。截止到2022年底,3206万平方米的土储总额中,二线及以上城市占比66%,长三角和大湾区占比52%。林戈介绍,2022年公司退出部分弱三线和四线城市,包括柳州、九江、岳阳、大理等,减少权益货值9.5亿元。展望2023年,郝恒乐形容“今年土地的供应是比较充足的,机会也会很多”。王全辉补充道,二月份公司的到访量、成交量比一月份有所复苏,3月份虽然有所回落,但是成交量同比还是有增长,“市场短期来看是稳中向好,长期来看是坚定向好”。在此研判下,美的置业表态将会积极动态的研究优质土地,积极捕捉投资机会。郝恒乐表示,公司目前基本聚焦到了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,“今年新增土地也基本上围绕这些区域,但是并不是这些区域的每一个城市都会增加,这些区域当中,结构性缺货的城市会动态的研究、增加”。